返回

捡漏王陆飞扬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62章 永历遗宝(续)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终于到了东澳珠宝四会生产基地。

    “成林,这里就多辛苦你了!”

    看着三十六个木箱全部被送进了生产基地的地下宝库,杨潞飞拍着徐成林的肩膀说道。

    现在,存放在这里的宝贝已经有一百多箱,里面的很多古玩或者文玩都是孤品绝品,一旦面世,在一定范围之内有可能会引起轰动。

    比如宣德炉,杨潞飞就一次性在黄龙洞里找到了十一件,加上仰光买下来的那件,他个人的藏品里就有十二件了。

    这本身就是一个大事件了,试问国内外的博物馆,还是各大收藏家,有那个收藏有十件以上宣德本朝的御制香炉?

    除此之外,还有上百件皇宫内藏的佛造像、盘、碟、壶、簋、鼎等铜器,谁能一次性拿出来?

    更让杨潞飞激动不已的,是这回弄回来的十七箱古籍善本里面,可能找到早已不知去向的《永乐大典》正本。

    这一回,他之所以马不停蹄的将黄龙洞里弄到的东西运回四会,并且单独存放,就是担心这批古籍善本受到伤害。

    假如真的有损失,那么他杨潞飞就是民族的罪人,历史的罪人!

    交代好徐成林,杨潞飞穿上了防尘服,带着消毒后的工具进了宝库。

    在宝库的最里面,还有单独的一间库房,这是当初设立时为保护特殊物品而建的,现在终于派上了用场。

    杨潞飞推开门,进去后马上又关上,将选定的一个木箱搬到空旷的地方,然后取出工具,将木箱撬开。

    这个木箱里,装的就是疑似《永乐大典》正本的古籍善本。

    打开箱盖,杨潞飞看到里面摆放得整整齐齐的用油纸包裹着的长方形物体。

    他取出最上面的一包,目测了一下,古籍大概高51公分、宽31公分、厚50公分左右。

    杨潞飞将这包古籍放到一角的桌子上,激动人心的时候就到了,他马上就要拆开油纸包,里面的古籍就要重现天日了。

    可惜为了保密,杨潞飞没有带摄影师进来,这可是见证历史的一个瞬间。

    打开第一层,杨潞飞发现下面还有油纸,接着又小心翼翼的打开了两层油纸,终于,永乐大典四个大字出现在他的眼眸。

    他用手轻轻的捧起上面第一册,神识提示他这就是《永乐大典》正本。

    现在的心情已经无法用语言来形容,亲手确定了眼前的古籍就是《永乐大典》正本之后,杨潞飞就原模原样的将油纸包复原,放回了木箱里,然后封上了木箱。

    出了宝库,就见到了徐成林。汇报说司机等人已经安排去休息了,只有陈华谭海东他们还在等着杨潞飞一起吃宵夜。

    四会可是一座不夜城,除了不少排挡食肆二十四小时营业外,天光墟等翡翠批发市场也有档口是昼夜经营的。

    他们开车来到热闹的天光墟附近,找了一家还在做宵夜的大排档,叫上几件啤酒,点了十几种烧烤,就开始喝了起来。

    好久没有这样放松的喝酒了,杨潞飞心里想着,自从到岱西就一直处在高度紧张之中,现在终于可以松一口气了。

    四会街上,依然是那么的热闹,操着四面八方口音的人们来到这里,追逐着各自的梦想,有成功的,也有失败的……

    大排档前,放着一套音响设备,这是老板吸引生意的一个招数,酒至半酣,杨潞飞站了起来,走到前面拿起了话筒,让老板调出他想要的曲子播放,下一秒,粗犷浑厚的歌声就飘了出来……

    “当我走在这里的每一条街道

    我的心似乎从来都不能平静

    除了发动机的轰鸣和电气之音

    我似乎听到了它烛骨般的心跳

    我在这里欢笑我在这里哭泣

    我在这里活着也在这儿死去

    我在这里祈祷我在这里迷惘

    我在这里寻找在这里失去

    ……”

    此刻,话筒又转到了钟明华手里,尽管普通话里带着粤语口音,也有些沙哑:

    “咖啡馆与广场有三个街区

    就像霓虹灯到月亮的距离

    人们在挣扎中相互告慰和拥抱

    寻找着追逐着奄奄一息的碎梦

    我们在这儿欢笑我们在这儿哭泣

    我们在这儿活着也在这儿死去

    我们在这儿祈祷我们在这儿迷惘

    我们在这儿寻找也在这儿失去”

    下一段,又是声音宏亮的谭海东登场了:

    “如果有一天我不得不离去

    我希望人们把我埋在这里

    在这儿我能感觉到我的存在

    在这儿有太多让我眷恋的东西

    我在这里欢笑我在这里哭泣

    我在这里活着也在这儿死去

    ………”

    一曲歌罢,八个人或一起,或三三两两,唱起了他们最熟悉的歌,比如《血染的风采》、《小白杨》,又比如《打靶归来》、《说句

第62章 永历遗宝(续)(2/3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   《 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 》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